业务专题
科技发展
农机研发
质量鉴定
农机装备
技术推广
农产品加工
社会化服务
机械化生产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大数据服务
农机融媒体
小麦机收减损
要诀
微信公众号
苹果版APP
下载
安卓版APP
下载
学习强国
APP下载
搜索 回到顶部 关闭

忻府区农机化发展浅述

来源:
忻府区
作者:
忻府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张在军
发布时间:
2022-09-13

  一、全区农机化发展情况

     截止2021年底,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6.9万千瓦。各类拖拉机397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61台(100马力以上),中型拖拉机1770台。微耕机4042台,田园管理机1894台。各类配套农机具7267台件,其中,播种机1582台、744部、深松机81台、旋耕机2960台、还田机698台、打捆机20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31台、青饲料收获机65台。畜牧机械516台(套)、农产品加工机械512台(套)。全区农机作业服务收入9380万元。全区农机户达到6066户,从业人员7019人。农机化作业情况完成机耕(旋耕)85.5万亩,机播68.1万亩,完成机收面积45.5万亩(其中玉米机收45万亩)占全部玉米种植面积64.6万亩的70%。全区机耕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机播机械化水平达到79.6%,机收机械化水平达到53.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8%。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9%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二、农机化市场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区已进入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市场体现:

(一)主要农作物机具基本饱和过剩,瓜果疏经济类机具缺失。根据年报统计分析,相当于300亩土地拥有1台70马力拖拉机、1100亩有1部犁、290亩有1台旋耕机、500亩有1台播种机、750亩有1台收割机。瓜果疏经济类机具除耕作外,其他基本为空白。

(二)农机市场供需旺盛。虽然全区主要农作物机具基本饱和过剩,但农机市场表现供需仍然旺盛。根据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统计2020—2021年补贴农机具2948台,购机总额8785万元,其中补贴资金2706万元;2022年截至目前申请补贴农机具2706台,购机总额8226万元,其中需补贴资金2063万元,实际下达910万元,缺额较大。

(三)农机购销以更新换代为主。体现出:

特点一是拖拉机由小型向大中型发展。2016年拖拉机保有量4855台,动力12.1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1777台,占总保有量的36.6%,2021拖拉机保有量3975台,动力15.1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2531台,占总保有量的63.7%。两年相比保有量减少880台,动力提高3.01万千瓦。

特点二购销种植机械多,畜牧、养殖、加工等机械少。2020—2022年补贴种植机械5304台,占补贴机具的93.8%,补贴其他机械349台,占比6.2%。

特点三购销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2020—2022年补贴粮食机械5642台,占补贴机具的99.8%,补贴经济作物机械11台,占比0.002%。

特点四购销倾向于高质高效更新换代为主。主要农作物种植机械处于过剩状态,但每年购销播种机100多台,拖拉机200多台,收割机100多台。这主要是随着农机产品创新发展,新产品普遍驾驶舒适性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作业质量效率提高。比如大马力农机驾驶室配备风扇、空调等;机具上标注调整方式、标准等一看就会;通过日常了解播种效率提高50%左右,老式播种机每天作业量30—40亩,新式70—80亩,而且更加苗全苗壮,机耕、机收效率质量上都有所提高。

特点五购销主体个人多,经营组织少。2020—2022年个人申请办理补贴5454台,占总比是96.5%,经营组织申请办理补贴199台,占总比是3.5%。

三、农机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农机装备结构有待优化。区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等,特色产业糯玉米、红薯、辣椒、甜瓜、果疏等。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和农机市场供应因素,当前全区农机化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粗放型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低性能、高能耗的传统农机多,高性能、低能耗的新型机具少;大秋作物机械发展快而多,特色产业机械少而滞后;中小型机具多,先进的大型、复合型机具少;普通机具多,智能性机具少;用于耕种收作业的农业机械多,管理的、经济作物及后续加工机具少。农机装备还没有完全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待加强。全区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9家,从业人员95人。大多数农机合作社属于松散型服务组织,农机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农机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发展规模较小、农机具配套不合理、装备水平低;并且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基本没有农机化+综合农事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力弱。

 (三)农业机械利用效率偏低。目前我区农机动力已趋于饱和,亩平均拥有拖拉机动力达0.17千瓦,相当于300亩地拥有1台70马力拖拉机。受到种植结构、种植模式、基础设施,组织化程度、农机手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全区农机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低下,大多数中小型机具长期闲置,大中型机具单机作业服务效益低下,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四)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农机作业难。全区大部分乡镇机耕道建设标准不高,不规范,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转移困难,难以发挥其作业优势,特别是丘陵山区更是无法进行规模化机械作业。二是农机维修难。随着全区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没有跟上,农机具的保养和维修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机具使用寿命和作业效率。三是农机“存放难”。由于受用地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库棚建设面积小,或无库棚,农机集中停放存在很多困难,农业机械长期、路边露天存放,导致机具技术状态差、使用寿命减少、事故隐患增加,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农机化人才相对匮乏。一是农机科技人才匮乏,不适应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近30年没有农机专业院校学生进入区乡两级农机系统,农机人才断档,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知识老化、年龄结构失衡。二是区、乡、社会农机等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差。三是缺乏掌握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管理先进理念、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才。

(六)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机化发展不相适应。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使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忻府区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分散经营,“巴掌田”、“插花田”等分散型小面积地块占有较大比重,托管、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农机作业+综合农事程度还很低,无法进行农机大面积连片作业,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功效发挥不足

(七)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是平川发展较快,丘陵山区滞后。比如云中路街道北太平村5千多亩土地,拥有拖拉机18台,其中大中型11台,播种机6台,玉米收割机10台,拖拉机明显过剩。三交镇有的几个相邻村都没有1台可用拖拉机。二是玉米生产机械化高,果疏产业发展低。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9%,辣椒等经济作物除耕地外,栽培收获基本为人工作业。

(八)缺乏固定的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园区。由于没有固定的公益性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园区,因地制宜地持续开展新机具、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示范,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试验受到迟滞,难以取得较好成效。

(九)购机补贴资金额不足。近几年购机补贴资金额不足,每年有大量应补机具当年无法实施补贴,而且普通单机补贴额度是逐年下降的。造成很大反映农机购置补贴不到位、不合理、不公平的信访、舆情事件发生。2021年补贴资金基本用于2020年购置的农机具补贴,今年截至目前补贴资金仍有1000多万缺口。

四、推进农机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在现代农业及农机化发展进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落实落地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两融、两适”(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新提升、全面机械化有所突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机工作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流程和方案,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体制,动员和组织农业、农机、畜牧、财政、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管,统一会战的工作体系,从政策和技术上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农机化生产长效机制。并突出“早”字,早部署、早动员、早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机化生产的的重大意义,宣传农机化生产的好技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真正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全民共识。

(三)全面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要加大资金额度,落实应补尽补政策,以此为杠杆,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工程,以发展高质高效农机化为目标,着力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重点推广适合农业发展的大型、复合型、智能型农机装备;加大果疏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的研发应用力度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全面推进农机化装备转型升级。

(四)开创公益性农业示范园区。以国有农场为基础建设公益性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农业农机科技在当地的引进试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技术瓶颈的制约,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

(五)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农机户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培养和建立“高起点、集约化、多功能、善经营”的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大型骨干农业农机合作组织与大户、家庭农场开展合作共建,组建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六)强化农机人才培育。全面实施“人才强机”战略,一方面区乡要补充正规院校农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另一方面要为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渠道开展农机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机化事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合作社带头人。全面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七)推进“智慧农机”信息工程建设。以“互联网+农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建设智能农机服务中心,推动农业机械装载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装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农机管理、市场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信息化服务。

(八)建立政策扶持保障机制。用于扶持现代农业生产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要把推进“高质高效、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大幅提升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比例等。在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农机作业补助政策,财政对秸秆利用、高效植保、烘干设备等绿色高效机械化作业实施补助。以乡以村规划落实存放维修农机场地,加快田间道路的规范化建设。

(九)着力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围绕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着力发展土地深耕(松)、机收、种肥同施、高效植保、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机械化,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力争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有所提升,特色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方面有所突破。

(十)项目推动实施。农村农业、农机、畜牧等有关部门要项目搭建组织实施的平台,以此形成强力抓手,全力提升农机化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
李舒婷
审核:
张文柱
审定:
任建勇
点击率:
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