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 实现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 来源:
- 阳泉市
- 作者:
- 杨秀明
- 发布时间:
- 2023-07-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农业强国”战略,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的提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强国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和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把大工业成果、自然科学和自然力引入农业生产过程,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转化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推进非农产业发展,也使现代生物技术由于有现代装备和工程技术手段支持而得以实施和进一步发展。阳泉市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以上,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确保粮食丰收的必然途径。
一、基本情况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中麓西侧,黄土高原东缘中段,由于受地质构造作用和长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境内多山,山地起伏、沟谷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为阶梯状地貌,东西两侧为土石山区,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内山地丘陵连绵起伏,地势相当悬殊,向有“半田半水九分山”之称。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特别是几个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农机法律、法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机化发展的步伐。到2022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8.69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88%,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达到555台,播种机拥有量达到1924台;马铃薯收获机拥有量达到118台。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2.95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万亩。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户典型引路,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推进,农机户辐射推广的格局。农机化的发展稳定了全市的粮食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全市立地条件较差、自然条件所限,丘陵、山区面积占绝大多数,机械化水平与平原地区及全省、全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全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还很长,农机化发展还有诸多制约的因素。
二、制约全市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瓶颈
经过近期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及多年的工作积累,制约全市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一是想不想机械化的问题,另一个是能不能机械化的问题。
(一)制约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观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农民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对自身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目前全市1亩左右的耕种规模和单一的玉米种植结构,其收入根本不能支撑这种更高的要求。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打工,务农者以老人居多,每家每户农业规模较小,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不高。
(二)制约全市机械化发展的客观因素
1.立地自然条件制约着山区机械化的发展
全市地形地貌总的构成是,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 , 属典型的丘陵山区,耕地以沟坝、梯田居多,且地块分散、地貌复杂、路途较远。机耕路作为山区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标准低、路况差、基础差,有的甚至就没有机耕路,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全市农机化的发展。
2.经营体制、经济条件不利于机械化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的状况会长期存在,人均耕地很少,一家一户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的花样品种又很多,且全市现在种地人员老人居多,接受新技术等新生事物能力较差,这种经营体制上的因素给机械化作业和生产造成很多不便。
全市山区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经济收入不高,每年用于改善土地条件的农建及购置农机的投入较少,山区农机作业效率较低、投资回收慢,即使购置农业机械也只是一些微小型机具,满足自己耕作,不能用于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直接影响到了全市机械化的发展。
3.技术、硬件设备的滞后影响着山区机械化的发展
当前,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农机具品种少、质量性能差,长期以来,我国农机生产厂家重视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由于研发小型农机具比较效益较差,农机科研部门和生产企业长期忽视适用于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多样化作物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现有的中小型机具大都科研质量较低、性能质量较差,而价格又偏高,技术及硬件设备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全市机械化的发展。
4.农机作业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近年来由于油料涨价、农业机械涨价、配件涨价等一系列因素,加之山区作业等空行程多,连不成片,造成农田作业成本一路攀高。经对10个有组织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成本的调查,仅平均油耗就占到作业费的1/3左右,还有其他的维护费、大修费、折旧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造成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农民使用机械作业的积极性。加之,现有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有限,由于大地块作业效益好,先捡好作业的大地块作业,山区丘陵小地块则无法覆盖。
5.农机服务领域不宽
目前,全市农机化在种植业上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个领域,除种植业外,其他领域涉及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农机在服务畜牧业、小杂粮加工业、富硒农业上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
三、成功典型的启迪
调研中我们分别对三个农业县区选择了三个典型进行麻雀解剖式的分析,一是平定县东回镇发展机耕路的典型,二是郊区西南舁丘陵山区发展林果业机械化的典型,三是盂县泰鑫牧业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通过对这三个典型的剖析,或许对全市丘陵山区机械化的发展有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发展机耕路,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平定县东回镇位于县城东部山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万亩。境内沟壑纵横,丘陵山地占绝大多数,辖区内共13000户,其中农户占80%以上。农业是主导产业,种地收入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作物以玉米、杂粮为主,玉米种植面积达44000余亩。
2014年,平定县《加强机耕路建设促进全市山区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机耕道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东回镇积极规划机耕道建设,机耕道增加了200余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增加了100余台套,农机装备水平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机耕道的修建,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撂荒地的产生,增加了粮食产量。
(二)发展循环经济,丘陵山区机械化有特色
盂县泰鑫牧业有限公司位于盂县东梁乡北蒋村,从2013年开始采取半牧半圈养的方法养牛,现存栏200头,在牧业上取得收入后,开始购置农机具,通过收获玉米、收集秸秆解决牛的饲料来源,历年来,已投入200万元购置农机具,现有5台拖拉机及秸秆青贮机、捡拾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等机具,为周边农民服务,年作业面积已达到7000亩。牛场产生的牛粪经过发酵作为耕地的有机肥料返回田间,生产有机农产品,变废为宝,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土壤性质的改良,建立了一条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多环节增值,成为以畜牧业带动农机,实现畜牧业农业循环发展的典型。
(三)林果业机械化,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属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口感好,在周边地区及全国享有盛誉,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质产品。郊区区委、区政府根据郊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林果业的发展思路,并出台鼓励措施,目前已在西南舁乡发展了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
果园是一个比较费工的行业,耕地、植保、采摘等很多作业环节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农时紧。随着果农收入的增加,果园面积的扩大,提产增效成了果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也为果园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通过调研发现,多数农户对果园管理机械包括机动喷雾机、割灌机、自动开沟施肥机、套袋机、尤其是苹果采摘机等农机需求非常迫切。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和村集体投资为主体,社会闲散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阳泉市舁上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为西南舁万亩苹果基地提供农机服务,在项目带动下,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机,果园从挖坑到栽植、施肥,从修剪、疏花疏果到果实套袋,从喷药、杀虫到叶面喷肥,从割草到旋耕,从采摘到分类包装、运输等一系列机械化运作,全乡果树种植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为郊区林果业农机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三个典型事例给了我们很大启迪:一是不能为了农机化而农机化,不能单纯谈农机化,农机化必须与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效益相结合,农机化是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手段,必须以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目的。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民使用农机、实现农机化的原动力。在考虑丘陵山区机械化的同时,要考虑种植结构、种植规模以及经营模式等因素。二是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和条件是实现农机化的必要条件。三是找准农机适应特色产业的切入点,发展机械化主导的丘陵山区特色产业。
四、发展建议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今年一号文件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必将大大改善,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随着乡村振兴逐步深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改善,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一)合理调整农机装备的整体结构,服务重点产业
在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上以中小型适用机械为主,合理调整农机装备的整体结构,完善种植业薄弱环节(如:中耕、机收)的农机装备,围绕富硒农业,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在畜牧、核桃加工、小杂粮加工、蔬菜设施农业等领域加大农机装备建设,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以富硒农业为龙头,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在马铃薯、谷子等小杂粮以及果业、中药材上做文章,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提高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逐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三)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功能
在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上,形成以县级为指导、乡为重点、农机合作社为骨干、农机大户为基础的各有侧重的四级服务网络。县级推广站技术指导、示范引导服务乡、村、户服务组织。以乡镇、重点村分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开展技术服务与作业服务。对农机大户予以重点支持,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的同时,担负农田作业服务。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为可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四)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经营与种植模式上,重点探索合理流转或承包机械作业等形式,这是充分提高农机利用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发挥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流转或作业承包才能开展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服务。对于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农机购置资金上的倾斜。对流转土地实施补贴,鼓励种田能手、有机户接纳流转土地,逐步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五)用好现有政策,争取优惠政策,保障农机化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农机部门要抓住机遇,正确引导农民有选择地购置适合当地实际的各类农机具,并从信息、技术、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给予全力帮助支持,保障农机户能够购得好、用得开、有效益、可持续。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补贴配套资金、重点作业补贴资金,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探索争取农机信贷优惠政策、农机燃油优惠政策、农机保险优惠政策以及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农机服务组织政策等一系列促进、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的政策,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六)支持小型农机具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的作用
小型农机企业往往是在技术和研发资金上都很弱势,无法承担日益增长的小型农机具需求的研发工作。为进一步支持小型农机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研发出更多适合当地的小型农机具,建议市县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应给予小型农机企业一定的科研经费扶持。
科技发展无止境,农机化发展就无止境。精准农业、智慧农机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发展没有休止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永远在路上。
- 责任编辑:
- 李美丽
- 审核:
- 张文柱
- 审定:
- 任建勇
- 点击率:
- 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