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十三):泽州县天天鲜农机专业合作社
- 来源:
- 社会化服务部
-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0-08-08
情系乡里由商转农 夯实基础多元服务
——泽州县天天鲜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摘要概述:
天天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承揽业务,统一作业和收费标准,统一油料、配件供应的运营机制。具备小麦、玉米、大豆耕、种、管、收、烘干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同时,合作社不断拓宽思路,进一步提高粮食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在以往卖粮食和机械作业服务为主的基础上不断向饲草转化、果树种植采摘、农资统购等综合农事方向发展,在适度规模经营、节本增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基本情况
泽州县天天鲜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位于泽州县周村镇下町村,东与川底乡地界接壤,南邻晋阳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西靠圪套水库,灌溉用水资源丰富。2011年7月,由社长郭国会发起并吸引当地农机户带机械、带资金入股,目前共有社员51人,流转土地1927亩,拥有各式各类农业机械64台(套),其中:7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小麦联合收获机2台、农用运输车3辆、装载机1台,粮食烘干设备1套、免耕播种机、旋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饲草加工、田间植保等各式配套机械47台,具备小麦、玉米、大豆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相继建成机具库1500平方米,办公室200平方米、种子及肥料库350平方米,培训教室、职工宿舍、餐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合作社以自身农机装备和技术实力在本镇积极开展田间农机作业托管服务,2018年托管服务面积1.6万亩,2019年托管服务面积2万亩。
合作社通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在土地规模、建设规划方面,还是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县级“先进示范社”,市级“示范社”和山西省“优秀示范社”,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一、适时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组织
2010年前,社长郭国会在外经商,时常关注和了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适时认识到农业发展难得的政策机遇期来临,让这个生长在农村的七尺汉子萌生了到农村发展创业的思路。于2011年在周村镇下町村开展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的创业之路。下町村是农业大村,全村总人口800人,耕地1300亩,近年来由于村里80%以上的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为了解决村民种地难问题,他萌生了回乡务农、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念头。经多次到县农机局咨询,得到了局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更加坚定了他办农机合作社的想法。2011年,在他的倡导下,联合村里农户成立了天天鲜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并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的1300余亩土地进行统一耕种,近两年,又流转周边村土地500余亩,目前共流转土地1850亩,为合作社日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
二、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
合作社成立之初,首先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机械不足,二是无集中存放机械的机具库棚。为此,合作社高起点规划,在县农机局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近年来在泽州县推广应用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先进的农机、农艺技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机具采购计划,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引进先进适用的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机械。一是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筹资金购买主机、配套机械22台。二是争取县农委项目新增小麦收获机1台、农用运输车1台、配套机械7台,从而解决了先进适用机械不足问题。在机具库棚建设方面,合作社用两年时间先后筹资150万元,于2013年硬化场院2000余平米,建成1200余平米的机具库和集财务室、会议室、培训教室、职工宿舍、餐厅、化验室、生产资料库等为一体的两层办公楼,使合作社的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时间内得到强化。
硬件设施齐备后,合作社又开始着手软件设施建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了规范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内部运作,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负责日常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大会决定。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承揽业务,统一作业和收费标准,统一油料、配件供应,做到了经营管理科学有效,利益分配公平合理,财务收支公开透明,接受监事会和所有成员的监督,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领域,树立品牌意识,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三、聚力多元发展,拓宽增收领域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做保证,发展过程中,他们在自身积累资金的同时,还积极主动与涉农部门联系,通过承担实施多个农机、农业、水利、科技项目,通过项目的密集实施,不仅多渠道争取了项目资金约780万元,而且有效提升了种田科技含量,增加了土地产出。自2011年起,合作社相继承担了县农机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与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补助、丘陵山区小麦生产机械化、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等省、市农机化项目的实施工作。仅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一项,就可使小麦每亩增产15公斤以上,玉米每亩增产30公斤以上,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13年,合作社通过县发改局争取到“新增粮食产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60多万元,其中投入使用到该合作社的资金就660余万元,建成3000立方米水池一个,更换80千瓦、50千瓦变压器各一个,对田间电路进行了改造,为1300余亩土地全部安装了固定喷灌设施,里切外垫、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路5公里,通过该项目支撑,为合作社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同时,积极申请市、县科技局小麦试验项目争取资金7万元,争取县农委品种试验示范项目资金40万元,对合作社小麦的品质、产量、抗虫抗旱能力进行了试验。2014年,合作社通过县财政局争取到省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30万,新建烘干车间180平方米,硬化晒场2000平米方。在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合作社拓展思维与当地乡镇粮站合作,由粮站出资38.6万元购进了集烘干、封口、打包为一体的烘干设备,由合作社提供场地、车间、人员、施工费用等,双方共同经营,合作互赢。2017年从河北省引进技术种植大棚草莓20栋,年可生产草莓10万余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10万元。种植优质桃树35亩,现已开始挂果生产。2019年,在充分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天天鲜合作社承担了我县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建设完成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面积50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使农机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中型农机具进出、转弯、调头、循环作业方便自如,耕种管收拉运环节机械化作业条件基本具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明显提高;示范效果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引导性和可复制推广性。
在争取外部输血的同时,合作社采取三条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拓宽增收领域。一是改变作物种植模式,将粮食种植由往年的小麦、大豆一年两作改为玉米、小麦、大豆两年三作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粮食产出而且通过作物的轮作倒茬减少了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二是将合作社作为县原种场种子基地,所产出的小麦、大豆、玉米由县原种场以高于市场价全部收购。三是转变观念,由以往的只注重卖粮食和机械作业两项收入过渡为卖粮食、机械作业、饲草转化、畜牧养殖四项并重的生态农业循环链。2014年,合作社投资68万元,规划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养牛场和标准化的牛舍、牛圈、贮料场,利用周边荒山种植苜蓿草80亩,购置山东德州产的秸秆捡拾粉碎机。通过种植与养殖的结合,合作社把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作为牛饲料,把牛粪作为肥料返回地里,既可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又增加了土壤肥力,还提升了粮食品质,可谓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四、细化内部管理,服务农业生产
合作社成立后,不断整合内部人才、技术、场地、设备等各种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采取五条措施,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解放生产力,提高作业效率,增加经济收入。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并对合作社成员进行细致分工,组建了三个责任小组。业务组负责联系地块,签订作业合同;机务组负责机械的运行、组织机械作业、维护保养;后勤组负责收取作业费,备品备件、油料的购进及帐目的核算。三个组长和组员推行全员岗位目标考核制,一年一考评,奖优惩劣。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合作社制定了《农机作业管理制度》、《驾驶员管理制度》、《油料配件供应制度》等,机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结算的方式,“统一作业调度、统一维修保养、统一存放管理、统一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作业效率。例如:原来喷药,每人每天仅喷5桶(背负式机动喷药机),现在每喷一桶药奖励2元,每天可喷15桶;机械作业每亩奖励5元,作业面积由每天30亩提高至现在的50亩;玉米机械除草作业每亩奖励5元,作业面积由每人每天10亩增至现在的20亩;拉粪每车奖励5元,由原来的5个人每天拉10车,现在通过装载机辅助增加至现在2个人每天拉35车。合作社通过适度的奖励,极大的提高了社员的工作热情及作业效率。四是搞好服务,实现合作社发展和农民增收互利双赢。合作社与周边农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保障机制,对产前供应种子、化肥,保证质量,对产中技术服务做到随叫随到,对春播、夏播、秋播以及夏收、秋收等作业服务,如农户缺少资金,可采取赊账提供服务,按期偿还的办法,帮助农民渡过难关。由于信誉好,机具先进,作业质量高,合作社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认可。五是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维护社员利益。合作社在平时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员大会、理事会的作用,一切按章程办事,并严格依照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奖惩。依靠健全的体制、明确的分工,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全社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内部从未发生任何纷争和矛盾。有效地保证了合作社始终能够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扩展上专注下功夫,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 责任编辑:
- shehuibj
- 审核:
- 审定:
- shehui
- 点击率:
- 5041